1941年元旦,拉薩雪后初晴。冬日的陽光照進了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二樓拉薩小學的教室。一個讓各族師生興奮異常的消息不脛而走,國民政府批準將該小學正式改名為“國立拉薩小學”。
會議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有政府選聘的4名少數民族代表。其中的藏族代表是來自青藏高原,正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就讀的多杰才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的搶救保護工作,對古籍文獻的傳承和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
人事代謝,必有去故之悲?!半x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弊鹁吹年惱蠋熞宦纷吆?!
我在對民國時期西藏歷史的研究中,常常為那些在特殊情況下,憂國憂民的志士仁人所感動,他們為藏漢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做出了重要貢獻。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西藏地方跟隨九世班禪在內地活動的高僧中有一位,聲名顯赫,頗有影響。
1950年初冬,一個身著藏裝,操著一口流利的北京話的西藏婦女,在記者面前迫不及待地表達了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后,自己無比高興的激動心情。
1931年9月18日,日寇制造的“九·一八”事件,通過無線電傳到各地,讓所有的人震驚了。
戴愛蓮被譽為中國當代舞蹈藝術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
采風的著名畫家葉淺予與舞蹈家戴愛蓮、攝影家莊學本等一行數人經過多次拖延,克服困難,終于能夠前往康定(當時也稱打箭爐)。
今天,在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之際,我再次重溫了紅軍經過四川涉藏地區的那些事。
漢、藏、回民眾救援美軍飛行員,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戰場上,又增添了一段珍貴的佳話。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就注意關注藏族人民在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生死存亡的抗戰中,所做出的貢獻。
民國伊始,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關系在英國人的挑撥離間下,極不正常。其時,戰事頻仍,民不聊生,西藏與內地的來往受到嚴重影響。但是,西藏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仍在繼續。